发表时间: 2018-08-24 15:03:17
作者: 安徽新徽商促进会秘书处
来源: 安徽新徽商平台
浏览:
徽墨,安徽省黄山市特产,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徽墨有落纸如漆,色泽黑润,经久不褪,纸笔不胶,香味浓郁,奉肌腻理等特点,素有拈来轻、磨来清、嗅来馨、坚如玉、研无声、一点如漆、万载存真的美誉。2015年12月,徽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。
一、产品特点
徽墨品种繁多,主要有漆烟、油烟、松烟、全烟、净烟、减胶、加香等。高级漆烟墨,是用桐油烟、麝香、冰片、金箔、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。徽墨集绘画、书法、雕刻、造型等艺术于一体,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。徽墨有落纸如漆,色泽黑润,经久不褪,纸笔不胶,香味浓郁,奉肌腻理等特点,素有拈来轻、磨来清、嗅来馨、坚如玉、研无声、一点如漆、万载存真的美誉。
二、徽墨文化
作为一个盛产诗词歌赋,名画佳作的文化大国,笔墨纸砚无疑在历史的传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而徽墨则像一位内外兼修的绝色美女,一登台便倾国倾城,颦笑回眸间,展现着中国独有的哲学与智慧。
徽墨像是一本竖行文字的书,记载着数以千年的历史变迁,一块墨,将实用、优美和艺术融为一体,精美,自然,雅致,丰润着文人雅士的小小书斋,执笔,蘸墨,运笔,云烟落纸,一个民族的浩瀚文明因之活色生香,源远流长。
三、市场影响
依靠着独特的天时地利因素和制墨匠人的探索创新,安徽省黄山市(原徽州)制墨名家高手辈出,制作技艺日渐精良,直至清代同治光绪两朝,“胡开文”墨店作为后起之秀,将制墨工艺发展到了极致,墨肆遍及全国,影响之大,横绝墨史。
现代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,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,开发出适合书画和收藏的品种众多的墨品。行走在徽州地区曲曲弯弯的深邃小巷中,穿梭在一幢幢古色古香年代久远的古老宅第,一家家挂有墨厂牌子的、如同民居似的厂房间,仿佛犹能嗅到千年翰墨的幽幽清香。
四、历史渊源
唐代末期,由于安史之乱,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,导致制墨中心南移。
南唐,后主李煜得奚氏墨,视为珍宝。遂令其子廷为墨务官,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。
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,添加药物成为药墨。使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,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。
明代中期以后,在整个徽州地区,出现了“徽人家传户习”的制墨景象,使得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的中心。
清代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产量激增。
五、产品分类
1.按原料分:油烟墨、松烟墨、炭黑墨三种。
2.按制作类型分:主要有漆烟、油烟、松烟、全烟、净烟、减胶、加香、朱砂等。
六、制作工序
徽墨其制作技艺也相当复杂,有20多道工序,炼烟、洗烟、熬胶、拌料、成坯、烘烤、锤打、定形、晾晒、打磨、描金、雕刻等,每道工序都凝聚着制墨匠人的智慧与心血。除此之外,还要静候时间的酝酿,当夹杂着墨香的水分子慢慢散开,一块块质量上乘的徽墨也逐渐露出娇容。徽墨采自自然,那些原质原味的物质着实透着植物生命的清香。一锭好墨包含诸多名贵材料,通常能起到防腐防蛀的作用,并且长久不退,馨香浓郁。
总的来说,徽墨,和精致的徽派文化其他元素一样,重内涵,重质量,更重外形,它将绘画、书法、雕刻集于一体。一锭墨,浓缩着一个民族的文化;一锭墨,是一门国学;一锭墨,将中国雕刻、装饰、艺术浓缩在一块儿;徽墨,不仅仅是一锭墨,是徽文化的一枚邮戳,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枚邮戳。